道后温泉 首页 > 道后温泉的历史・泉质・风土人情
记载于1710年(宝永7年)的乡土志《予阳郡乡俚谚集》写道:“传说在远古时代,温泉水潺潺流淌于此。有一只脚受了伤的白鹭来到这里,时常将脚浸泡在涌泉中,没多久脚伤痊愈,随后就展翅离去了。”当地人看到这一奇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,也试着浸泡了涌泉,果真一扫身心疲劳,生病的人还去除了病痛,于是沐浴泡澡文化由此开始。当地人坚信道后温泉是被白鹭发现的,知道涌泉的灵验后才开始到此沐浴的。为了纪念这个传说,人们设置了一块称为鹭石的石头保存至今。目前,鹭石被安置在道后温泉站前的放生园内。
根据《伊予国风土记逸文》记载,相传为了建国,大国主命和少彦名命二神来到伊予国后,少彦名命不幸身患重病,大国主命便使用道后温泉的涌泉给少彦名命洗浴取暖,不久得以治癒,高兴得在石头上跳起了舞。后人将此石头称为“玉之石”。现在“玉之石”被放置在道后温泉本馆的北侧。
596年(法兴6年),圣德太子带领惠慈大师及葛城大臣来道后洗浴时,被此地明媚的风光以及天然的泉质所吸引,大加赞赏,写下了《椿之森》:“道后,理想之地,山茶花艳丽绽放,神奇的温泉水则如同上天赏赐的恩泽一般。”
为了纪念这个传说,当地人在汤之冈设立了一块石碑,并将《椿之森》刻于了石碑。
另有一首:“熟田津上待月明,潮满江头扬帆起。”,这首诗歌是齐名天皇率领船队西征时,额田王为其所作的诗歌。在道后,除齐名天皇以外,还保留着舒名天皇,中大兄皇子等皇室成员的来访记载。
所谓伊予汤桁,就是指伊予国温泉数量众多。据《杂艺催马乐》(平安时代的名谣)记载,曾经在道后温泉周边一带广为流传的名谣里就有“伊予汤桁“之说。《源氏物语》里也有相关记载。
1288年(正应1年),受河野通有所托,出生于道后宝严寺的一遍时宗高祖,在温泉汤炉的如意宝珠上,提下“南无阿弥陀佛“六个大字。此温泉汤炉被后人信奉为“汤炉药师”,保存至今,目前放置在道后公园内。
1635年(宽永12年),松平定行被封为松山藩主;次年,开始大规模兴建道后温泉。据传,他下令将浴漕分为士族及僧侣用,妇女用及平民男子用多个种类,此外还开设了十五钱汤,十钱汤,养生汤等,甚至在下游设置了牛马温泉。
1890年(明治23年),伊佐庭如矢就任首任道后汤之町町长后,对垂垂老朽的道后温泉本馆下令改建。当时反对声四起,甚至有反对派以据守宝严寺来施压抵抗,为了道后的繁荣昌盛,伊佐庭如矢立志修建一座足以屹立百年,且无以取代的温泉馆。他力挽狂澜,力排众议,最终在1894年(明治27年)完成了道后温泉本馆的改建工程。
道后温泉的泉质为为碱性单纯泉,柔滑细腻,不伤肌肤,刺激性小,适于温泉疗养以及美容。道后温泉拥有18支源泉,温度分别在20度到55度之间。将从源泉打上来的泉水混合,调温至42度,再被送到各个浴场及酒店。所以说,道后温泉水无加热,无添水,是真正源泉引流的天然温泉,这在全日本都极为罕见。
位于道后温泉本馆3层楼顶之上的振鹭阁,是传统的和风建筑。阁楼四面采用了色彩浓郁的红色日式玻璃做装饰,每到夜晚,红光闪闪,振鹭阁在汤之町大放异彩。顶棚上吊着用于报时的大鼓--时刻太鼓,每日3次敲响钟声来报时。早上6时敲6次,正午敲12次,傍晚6时敲6次,别有温泉韵味。“时刻太鼓”的声音已入选“最想保留的日本声景100选”。
位于道后温泉本馆南侧冠山之上。在此可以一览道后温泉本馆及道后汤之町全景。晚上到这里还可以欣赏到璀璨而梦幻的夜景。